梧桐树,又名青桐、桐麻,落叶乔木,原生于中国,可高达12m,叶为掌状,3~7裂,夏季开花,花小,黄绿色,果实成熟时分裂。梧桐生长快,木材适合制造乐器,树皮可用于造纸和绳索,种子可以食用或榨油,由于其树干光滑,叶大优美,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树种。中国古代传说凤凰“非梧桐不栖”。许多传说中的古琴都是用梧桐木制造的,梧桐对于中国文化有重要的作用。作家丰子恺的同名文章《梧桐树》堪称佳篇。梧桐已经被引种到欧洲、美洲各地作为观赏树种。
梧桐树常用播种法繁殖,扦插、分根也可。秋季果熟时采收,晒干脱粒后当年秋播,也可沙藏至翌年春播。条播行距25cm,覆土厚约1.5cm。每亩播量约15kg。沙藏种子发芽较整齐,播后4至5周发芽。干藏种子常发芽不齐,可在播前先用温水浸种催芽。正常管理下,当年生苗高可达50cm以上,翌年分栽培养。三年生苗即可出圃。栽植地点宜选地势高燥处,穴内施入基肥,定干后,用蜡封好锯口。注意梧桐木虱、霜天蛾、刺蛾等虫害,可用石油乳剂、敌敌畏、乐果、甲胺磷等防治。在北方,冬季对幼树要包扎稻草绳防寒。入冬和早春各施肥一次。[4]
病虫防治
青桐主要的病虫有青桐木虱、棉大卷叶螟等
青桐木虱
青桐木虱又名梧桐木虱,是青桐的主要害虫。桐木虱以若虫、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嫩枝干上吸食树液,破坏疏导组织,尤以幼树容
易受害,严重时导致整株叶片发黄,顶梢枯萎。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,将叶面气孔堵塞,影响叶部正常的呼吸和光合作用,
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,起风时,白色蜡丝随风飘扬,形如飞雾,絮状飘落,人不小心碰到会有黏糊糊的感觉,还有一股臭味,且
很难清洗。严重污染周围环境,影响市容市貌。
防治方法:
1.化学防治,5月中下旬,可喷洒10%蚜虱净粉2000~2500倍液、2.5%吡虫啉1000倍液或1.8%阿维菌素2500~3000倍液。
2.注意保护和利用寄生蜂、瓢虫、草蛉等天敌昆虫。
棉大卷叶螟
幼虫卷叶成圆筒状,藏身其中食叶成缺刻或孔洞。严重的吃光全部棉叶,继续为害棉铃内苞叶或嫩蕾,影响棉株生长发育。
寄主 除为害棉花外,还为害苋菜、蜀葵、黄蜀葵、苘麻、芙蓉、木棉等。
防治方法:
1、用手将卷叶内的幼虫和蛹捏死。
2、幼虫发生期,喷40%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%吡虫啉乳油2000~3000倍液或25%灭幼脲3号3000~4000倍液,每隔7~10天喷1次。